.comment-link {margin-left:.6em;} <$BlogRSDUrl$>

Sunday, August 31, 2008


The Day Before September 


Joe Girardi Is Your Average Joe

我並不認為 Girardi 今年是失敗的。他當然並不是什麼天才,從他前大半球季令人扼腕的 platoon 可以看得出來有些老觀念對他的制約相當嚴重。他可以為了不讓左打面對左投而排出一個並非最佳的打線上場。最近看起來他已經學到教訓了,這多少顯示他的腦袋並不僵固,可以聽的進別人的話,甚至這些話可能來自一些 stathead(不過我不確定他是直接從 stathead 那兒聽來的)。

最近 Yankees 的 bullpen 有幾次表現不佳輸球的記錄,不過他們還勉強排在中段班。除非接下來一個月表現淒慘,應該會要比 Torre 去年帶的 Yankees 要好。Girardi 今年雖然遇到了一些投手受傷問題,不過這些傷病跟他的調度應該沒有關係,不能算在他的頭上。有好幾個年輕人在 Girardi 手下得到了經驗,明年他們會有機會表現的更好。在 Girardi 手下幾個 reliever 上場的時間也較為平均,應該比較不會像在 Torre 手下一樣操壞某一個除了 Mo 以外特別被信任的投手。

我比較意外的部份是本來大家猜測他可能會像是 Billy Martin,結果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比 Torre 說話更小心不得罪人的總教練。今年球季大概算是結束了,明年看他表現如何。Girardi 明年日子好不好過可能要先看今年 Cashman 會不會續約,如果今年 Cashman 被認為需要為 Yankees 的表現負責,那麼明年 Girardi 的處境可能會跟今年的 Randolph 有點像。目前我對 Girardi 的處境還算樂觀,因為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感覺到 Steinbrenner 家族打算拿 Cashman 當替罪羔羊的風向出來。

Who's Going to the Dance?

有些球評說今年最大的意外是 Rays。我不否認 Rays 的表現令人驚訝,但是我最無法預期到的是 White Sox 和 Twins,或者說除了 Royals 以外的 AL Central 整個分區。我們知道 Rays 有非常好的 talents,不過他們球季初被預期是會有一個勝率破五成的球季,要等到 2009 年才會真正發光發熱。今年的情況只是早了一年,並不是說有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明年他們會有某些球員成績下滑,但是 rotation 可能會加入 David Price,今年冬天也可能透過 FA 買賣或交易加強實力,所以他們 2008 年的好表現不會是曇花一現,明年還會是一隻有競爭力的球隊。AL Central 是我真正完全沒有猜到的分區,老實說我一直到現在還是說不上來 White Sox 和 Twins 到底為什麼這麼強。翻了一下對戰記錄大概有了一點觀念,理由很簡單:

They are very good at beating up weak sisters.

我們看一下簡單的 break-up
CWS: 17 games above .500, vs. CLE, DET, KC, SEA, NL: 24 games above .500.
MIN: 16 games above .500, vs. CLE, DET, KC, SEA, NL: 27 games above .500.

這其中對於他們 AL Central 那三隊的戰績則分別是勝場超過敗場 14 及 16 場。到目前為止 AL East 唯一敗多勝少的是 O's,而 White Sox 和 Twins 對他們也沒佔到什麼便宜,至於對 AL East 其他球隊更討不了好。在不平衡賽制下,這多少給了他們一些優勢。考慮到接下來 White Sox 和 Twins 的賽程強度,到球季快要結束前Red Sox 在 Wild Card 之爭翻船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Yankees 雖然沒有什麼進入季後賽的希望,球季最後一個對 Red Sox 的 series 倒是有可能決定他們能否進季後賽。

Some Thoughts on Olympic Games

台灣拿到第五名並不是什麼恥辱,名次落後韓國、古巴、美國、日本算是恰如其分。贏了這幾隻球隊算賺到,輸了也不丟臉。真正的問題在於輸給中國。

不過就算如此,也不是什麼真正的問題。中國隊的實力的確增強不少,但是整體棒球實力跟台灣還是有段距離。如果兩隊交戰一百場,他們不要說四十場,能夠贏三十場就不錯了。如果他們每一場球賽對台灣的勝率都是30% (純粹假設,實際數據可能比這高也可能比這低),對戰一場他們獲勝的機率是 30%,五戰三勝制他們勝出的機率是 16.3%,七戰四勝變成 12.6%。如果他們單一比賽勝率只有 20%,則要在一個 series 裡面獲勝的機率只有個位數,而且離 10% 有些距離。台灣跟中國交手過那麼多次了,他們的實力也還在一直進步,遲早會出現這次奧運這種比賽的。

台灣球員需要的不是什麼大賽的抗壓性,這種東西跟 clutch hitter 一樣不是說訓練就可以訓練出來的。有人覺得該找 Carl Pavano 來教王建民怎麼樣不會在季後賽手軟嗎?還是有人覺得應該找 Kenny Rogers 來教導年輕球員怎麼樣從在紐約時的 big choker 成為到了 Detroit 之後的 big game winner?

台灣需要的是球團更認真的經營,更努力的行銷,然後獲得更高的收益並以更高的薪水去吸引優秀球員。現有球員不會因為薪水增加自動升級,但是對於某些有好表現的球員應該要有更好的回饋,不要讓人說拿多少錢做多少事,用公務員心態來打球。台灣棒球要往前走必須要讓年輕人認為打棒球是個好出路才行。如果打得好可以去美國、日本,沒有那麼頂尖也有機會在台灣拿份不錯的薪水,就會有足夠的小孩子去打球,他們的父母也不至於因為這行沒有出路而拒絕他們。走這行的優秀運動員多了,就會有優秀的職業球員出現。

這次在北京奧運有一個結構性的大問題是沒有好的 bullpen。原因其實很簡單,在中華職棒並不需要一個非常堅強的 bullpen 也可以贏球。看看救援成功排行榜就知道,排名前面的幾個人與其說是隊上最優秀的 stopper,不如說他們剛好被放在那個位置,所以才拿到救援點。所以這次去北京選的 relievers 可能是先發、後援兩頭跑的投手,有些甚至應該算是先發投手。通常在 MLB 裡的後援投手都是養不成功的先發轉型而成,原因也許是體力不足,也許是球路不夠多。但是在轉型之後,還是有些訓練和習慣上的不同。譬如說救援投手必須要在短時間之內熱身完成,先發投手從賽前有足夠的時間從在外野做長傳練習開始慢慢暖身。另外救援投手常有機會上場收拾別人的爛攤子,從第一個球開始就要從 stretch 出發,不能使用完整的 windup,先發投手雖然也會遇到壘上有人的情況,不過那些人是自己放上去的,他們的思考模式是解決接下來的打者即罷,解決不了會有別人接手,而且在壘上有人時投球也不會是自己當天的第一個球。先發投手在先發之間有固定的練習菜單,每天都有不同的任務,救援投手則要天天備戰,不可能每天有不同訓練內容。這個單子如果要數下去還有不少東西,總之先發投手和救援投手雖然都是拿著球丟向本壘板,他們的訓練、任務都有很大的不同,並不是可以任意替換的。Joba Chamberlain 從 bullpen 轉先發,以及接下來如果本季傷愈歸隊又要轉回 bullpen 就是很好的實例。請記得即使 Yankees 這樣謹慎,我們現在仍然不確定沒有把他丟去小聯盟來提升投球數是不是對的事情。

我們不能期望台灣職棒隊為了將來的國際賽而培養 bullpen,這幾隻球隊必須要進步到沒有好的 bullpen 就無法生存的地步,未來的國家隊才會有好的 relievers 可以用。說穿了就是我們的職棒到什麼水準,國家隊就到什麼水準。短期比賽有時可以靠運氣好壞來左右最後名次,只要球隊之間實力相差有限,一場比賽輸贏是很難預測的,較弱的球隊勝出一點也不奇怪。只要中國隊的實力和台灣仍在拉近,他們『意外』獲勝就絕對不會是最後一次。同樣的,台灣棒球實力雖然不如日韓,但是遇到這些球隊也不是必敗,總有贏球的機會。如果覺得實力比人家好就一定會贏就太小看棒球了。

奧運之後與其檢討國家隊的表現甚至選拔這些問題,不如把焦點放在怎麼樣讓職棒賺錢,把餅做大。不要期待人不親土親,要大家支持自己的棒球這種理由。昨天去看海角七號,看完之後感覺不需要用『支持國片』這個理由說服別人去看,這部片子本身是一部好片子,本來就值得去看,跟是不是台灣的片子無關。導演自己說他如果有錢當然也想拍大製作的片子(譬如說賽德克巴萊),不過他現在有多少資源做多少事,仍然做出令人感動的成績。中華職棒需要的是想像力和行銷,不是政府補助,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國際賽成績。我希望魏德聖這部片子能夠成功,把他欠的債打消,甚至也許幫他找到拍攝賽德克巴萊的機會。

如果你還沒有看過海角七號,建議你去看看。不用管它是哪裡的電影,抱著期望這是一部好電影的心態進入電影院,不會失望的。台灣人的成功不是建築在保護之下的成功,是努力之後的結果。我們的職棒如果走不出自己的路,靠政府也只能多苟延殘喘一段時間,最後還是沒有辦法持續下去的。

Comments:
印象中好像這是第一篇談較多中職的文章, 不知以後CCLU會不會談更多有關中職的東西?
 
不好吧,這裡開站第一篇就說了是針對洋基的心得,多說CPBL只是浪費了版面
 
不僅僅是棒球運動,其實整個台灣對於運動本身就有許多先天上的問題,目標只為了贏球是不行的,雖然很不想批評政府,不過政府才是最大的推手,如果能夠讓台灣推廣運動的風氣,才來考慮成績的問題是比較實際的。
 
馬先生這麼愛慢跑,應該請他成立慢跑職業聯盟XD

說真的,我對於CPBL忍耐已經到極限了

除非特定球隊,否則我連開電視看都不想
 
洪一中這次在奧運的牛棚用法真是有夠鳥蛋,我看了都快氣死了。
 
可惜人在美國短時間內沒機會看到海角七號,目前聽到認識的人看過都說那是部好看的電影。至於賽德克巴萊的trailer,請問有配上英文字幕的版本嗎? 好久沒看到有可以把台灣的山台灣的水拍的那麼美的電影片段了,故事情節吸引人,配上的音樂也動聽,真想介紹給身邊的這些美國人
 
PTT棒球板上最近有人在寫金龍旗的企畫書,不知道CCLu大覺的有沒有成功的機會呢?不管有或著沒有,想要把可以吸收如此巨大成本(一年1000萬起跳)的巨大市場畫出來,讓商機出現,讓人潮出現,然後才會有國球吧,我想。(就像大魯閣棒球場一般…)
 
1. 我平常沒有花時間看中華職棒,不可能做他們的分析。目前我只能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他們目前的處境,細部分析我是作不到的。

2. 換個角度思考:政府為什麼要推廣體育?我們知道運動對身體有益,但身體是自己的,我們需要政府告訴我們做運動嗎?至於各種專業體育活動,通常只是讓一般人坐在沙發上看專家表演,對於國民健康並沒有直接助益。如果政府宣傳可以花小錢讓大家去做運動,換來較健康的身體之後可以節省更多的健保支出,那還算是划算的事情,不過這只是間接效果,沒有人可以保證。政府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未必要把錢砸在這裡。

3. 賽德克巴萊(霧社事件)是個大家都知道,但是卻未必曉得背後還有很多爭議的事件。當年國民黨政府為了政治需要擷取了一部份說法,強調原住民抗日的那一段史實,不過忽略掉即使事件發生時原住民部落也有不同聲音的看法。最近十年有一些口述歷史在整理老一輩對當年事件的回憶,不知道魏導資料收集到什麼程度。從試看帶中看來他碰觸到了當年莫那魯道族人裡有不同聲音的事實,這部份如果處理的好,可以把整個片子的格調提升到認真探討一個民族如何面對生存的困境,而超越單純的反抗殖民者的基調。當年在霧社事件發生後當地存活的居民都被遷徙到現在南投縣仁愛鄉的清流部落,他們由於當年幾乎滅族的事件,做什麼事情都加倍努力。在南投當地有不少公務員、小學校長、老師是從該部落出來,比起其他原住民部落在跟漢人競爭及融合上要更努力。這個故事若是說得好,是會遠比一個抗日的史詩故事更有深度的。我不知道魏導有沒有英文字幕版本,不過據說他當年曾經吸引好萊塢片商的眼光,以為這是已經拍好的片子,或許他有英文字幕版吧。

4. 關於金龍旗的企劃書這個計畫我在網路上看到了。能否成功我沒有辦法評論,因為這種事件通常需要的是少數金主,只要有幾個企業願意掏荷包事情就會成功。現在也許時間點並不是很好,目前經濟前景並不好,許多企業在節省支出,其中當然包括廣告、行銷支出,願意拿錢出來的人會比較少一些。不過還是老話,只要有人願意出錢,就可以辦得起來。

另外一個問題我會比較擔心:這到底是一個可以持續的 business model 還是一群年輕人的熱血支持的行動?今天從贊助者的角度來看,我們不能期望掏錢的金主是為了棒球的發展而願意把錢往水裡丟。成功的企業之所以成功就是他們不花不該花的錢,並且賺每一分他們能賺到的。我的建議是做這個事情要用創業的思考方式來作,而不是做一個大拜拜,拜拜完了之後大家收拾垃圾拍拍屁股回家。如果做的好,台灣的職棒球隊也許可以從這裡面學到一些教訓。

台灣學企管的學生那麼多,應該可以好好想想這個問題吧。
 
推下面這句話
台灣人的成功不是建築在保護之下的成功,是努力之後的結果
 
1)相對於美國, 台灣的公共資源對中華職棒的補助也不算少吧, 公家的場館租給他們用,公共的媒體資源也在沒有其他職業運動爭取版面的情況下給了這個運動很充足的曝光(想想緯來體育的每日職棒精華, 那篇幅長的根本不是精華阿....), 這個運動要是再想要取用公共資源來茍延殘喘, 其他更艱困的產業是做心酸的嗎?

2)有關金龍旗, 台灣本土企業對贊助活動(公關冠名等)是很不熟練的. 要操作好一場ING馬拉松, 其實是有很深的Know how在裡頭的, 怎麼評估? 如何編制預算? 以ING馬拉松來講, 贊助路跑雖然是全球的集團策略, 但在各地實施就有很多因地制宜的技術在裡面. 比方說, 如何launch? (記得那個當然有空廣告嗎? ) 規模到了什麼程度, 開始大規模曝光? 像今年要傳達的訊息就是大家都可以參與的全年齡路跑, 最後, 最重要的是績效怎麼衡量.

台灣的企業相對是不懂這些技術的, 也就造成大部份出來贊助的都是一時熱血, 一兩年過去也不知道自己丟了錢的效果何在, 於是就抽手. 長期下去, 難有成功案例, 就是個惡性循環.

3)中華職棒再怎麼爛, 它也總是提供了很多的打棒球的機會. 要是它倒了, 除了最好的那一些球員有辦法在國外找到工作之外, 很多球員會沒有工作, 更多球員在三級棒球就會因為未來沒有出路而放棄棒球.

球員養成就像是venture capital, 球員發展是否順利的變化極大. 每個人的體能條件是公司的基本體質與技術, 但就算用盡最好的分析工具, 每投10間可能才有一間可以IPO. 所以, 能夠讓更多的input 進到棒球裡, 產出好的out put的數量才會多, 中職要是倒了, 對台灣棒球發展是沒有好處的.

中職需要的是更好的競爭機制, 讓不爭氣的經營者被淘汰

4)海角七號真的很好看, 請容小弟在此幫它摧個票....
 
美國的球團也得到政府不少幫忙,在蓋新球場的時候我們總會看到球團「威脅」政府如果不幫忙就要搬家。

不過當地政府會屈服的原因還是經濟利益,沒有利益的話,大概就讓這些球隊走人了。台灣職棒隊大概沒有威脅政府的籌碼。

我對於台灣職棒「砍掉重練」也不是很樂觀。美國職棒說自己虧錢大多是假的,台灣除了少數幾年可能是假話,大部分時候可能是真的。如果砍掉重練要成功,那就必須要有一個成功的 business model 可以遵守,才會有新的財團介入。以目前的經濟情況來看,恐怕「可能成功」還不太夠,要幾乎保證成功才夠。

有點年紀的球迷應該還記得當年職棒成立的氛圍,我們追著春季、秋季聯賽,聽著中廣的轉播,然後在幾個老闆的熱血和球迷的熱情之下誕生了不成熟的職業棒球。

遺憾的是,十幾年過去,這個聯盟還是不成熟。我們現在陷入讓他們倒掉無法保證台灣棒球還能繼續向前進,讓他們因循苟且下去就哪裡也去不了的困境。

現在最好的辦法只有讓他們自己站起來,不過這可能有點不切實際就是了。

至於讓不爭氣的經營者被淘汰這一部份,理論上是對的,但由於目前球團數目已經偏少,最怕的是一兩個人就可以綁架整個聯盟,因為一隻兩隻球隊倒掉就可能導致整個聯盟一起垮掉。事實上現在差不多就是這樣了,不是嗎?
 
美國球團要跟當地政府協商, 要證明自己存在的經濟效益以及自己受到當地球迷喜愛才能拿到好的Stadium Deal, 台灣的球團根本談都不用談就可以租到球場, 台灣球團享用公共資源在球團眼中是"理所當然"的吧.

中華職棒當然有曾經風光的時候, 曾經賺到過錢, 但是在面對假球與外國聯盟的競爭的時候, 這些人不只把公共資源當成理所當然, 也把當時緯來在最高點投標的權利金當成了理所當然, 然後do almost nothing to the external challenges. 以為只要大環境自己變好, 就能夠turn around. 從每年中職都在期待中華隊在國際賽打出好成績, 帶動棒球氣氛就可以看得一清二處. 十幾年過去了, 我們的外角好球帶變寬了, 兩天前的先發投手就是今天的後援投手, 上半季當捕手的決定下半季換個位置, 投給自己的同行接球....

一點沒錯, 這個聯盟要是倒了, 短期對台灣棒球一定有傷害, 有失敗前例, 能不能再有一個聯盟誰也不知道. 但是任由現在的這些經營者用一樣的方式經營這個聯盟, 顯然不容易有什麼進步.

對於"砍掉重練", 我倒是不怎麼悲觀. 應該這麼講, 等到美國經濟的cycle回來, 球團再有大把鈔票來台灣簽球員, 等到再一兩個台灣的球員站上大聯盟, 緯來也開始每天一場的轉播MLB, 等到某些對成本比較敏感的球隊發現, 這些年過去, 自己離breakecen越來越遠. 那就是do or die time到了. 這個危機, 其實並不遠, 可能四五年就會看到, 要是台灣經濟繼續不振, 可能來的更快.

仍然有很多角色在棒球環境的改善上可以施力, 比方說棒協, 一個有政治力量(可以在行政院要到$)的主委可以多投資基層棒球, 並且幫助更多有天份的小球員早點出國, 讓中職在球員市場有更大的競爭壓力; 一個強大的外來競爭者, 如美國職棒的轉播, 可以讓中職面對自己到底有多少的經濟產值, 讓球團老闆了解, 被綁架的聯盟將註定失敗. 當然還有許多對棒球熱情但對中職失望的, 嗯, 憤青....XD 對中華職棒的批評, 抵制, 都是一場social action 的一部份,

這些球團老闆會不會在競爭的壓力下, 有一天明白, 自己站起來才是唯一的路? 我也不知道. 但是隨著壓力越來越大, 改變就變的必然, 只是不知道是往[自立自強]走, 還是[砍掉重練]走.....

The night is the darkest just before the dawn. However, given the fact that the league and the teams are still hanging there, playing their same old games, I would conclude that the night is not yet the darkest.
 
CCLu大說的"這到底是一個可以持續的 business model 還是一群年輕人的熱血支持的行動?"正是我想說的。
過去我總是用自己喜歡棒球去思考為甚麼棒球沒有做起來,事實上,也許更多人對於棒球沒有甚麼個人情感,就像奧運項目一樣,大家看一看也就算了。

許多贊助棒球球隊的老闆總是說著自己的苦心經營,耐人尋味的是這些老闆不知是不得其門而入還是六月割菜(台語指假有心)。

我認為政府如果想要施力,不是砸錢,應該是進行教改,提昇國內的運動風氣,這樣不只是提昇職棒,對於其他項目的運動也有幫助,就不只是時間到就舉行的大拜拜,等到那天有人殺了大豬公來謝神,大家又悶著頭搶著拜。

支持職棒,也許球迷也辦得到,除了積極進場看球,努力吸收遲遲未跨出那一步的潛在球迷,開出市場榮景才能期許老闆們能見錢眼開。

沒有投入怎麼會有收穫,沒有潛力怎麼投入。我想我們的棒球,需要的是一股讓老闆們像撿到腐肉般的蛆一樣的潛力。
 
有同感,問題不在於錢,而是怎麼好好運用資源,有多少資源做多少事。任何產業都有一樣的問題,台灣人少資源少是無法改變的事實。用最爛的吉他彈出最棒的旋律,一定會比名牌吉他來得感動人心,這才是罩門。
 
TO:CCLU大

我想請問幾個比較私人的問題,我拜讀你的文章也有一段時間,裡面的文章有時候會出現經濟學的專有名詞,加上你又說過計量學之類的,我很想請問您,你是不是數學碩士然後美國念跟財經有關的博士(您有說過你是老師)

我現在還在準備大學考試,不知道有沒有能聽取你意見的機會
 
CCLU是Columbia經濟博士:D
 
不知道台灣有沒有學校是財金與數學結合

聽過清大計量財經系

不知道裡面教什麼
 
Post a Comment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Page visited since 1/28/04
Hit Counters
Ad: Bionicle
Listed on BlogSh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