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30, 2007
How Many Pitchers Should You Bring to the ALDS?
這幾天寫 preview 的人會很多,除非有人可以把自己 teleport 到未來,否則大家能做的事情大致上也就是把今年及生涯對戰數據翻出來,比較一下交戰球隊球員的優劣。在這一點上面,我能做的跟其他人沒有什麼不同,所以就不花時間了。這一篇我們來看看到底季後賽應該帶多少投手。
據 Torre 表示 Yankees 要帶 11 個投手,不過他還沒有決定最後名單。有九個應該是不會有變化的:
Starting Pitchers
Chien-Ming Wang
Andy Pettitte
Roger Clemens
Mike Mussina
Bullpen
Mariano Rivera
Joba Chamberlain
Kyle Farnsworth
Luis Vizcaino
Phil Hughes
Phil Hughes 列在 bullpen 裡,不過他可能的任務是擔任緊急先發或長中繼,負責在 Clemens 和 Mussina 不能先發或是太早被打下來的情況下上場。我們大概不會看到他在前兩場出賽,如果看到的話不是 Clemens 和 Mussina 確定沒問題,就是 ALDS 沒什麼指望了。
剩下兩個名額會在 Ross Ohlendorf, Ron Villone, Edwar Ramirez 和 Jose Veras 這四個人裡面挑選。Peter Abraham 在他的 blog 裡面說球團似乎還沒有下定決心,不過 Tyler Kepner 在他的報導中提到 Torre 表示可能會給 Ross Ohlendorf 和 Jose Veras 兩個人機會。Edwar Ramirez 最近表現不好,Torre 前幾天說他的 mechanics 矯正回來了,不過信心沒有。我猜他的名字大概可以從這個名單中拿掉。Ron Villone 是 bullpen 裡面唯一可能帶進 ALDS 的左投,他有可能因為這個原因進入最後名單。他的年紀比較大、經驗比較多,也是他可能被 Torre 選上的原因。
Indians 這邊據說也打算帶 11 個投手,以這次的賽程來講這兩隊帶的都不算少。先開打一天的 B 組 Red Sox 和 Angels 如果帶 10 個以上,都是浪費 roster 名額。我們看看過去五年 ALDS 投手使用數目 (NL 由於投手也要打擊,戰術運用不同,所以不列入討論):
2006
DET vs. NYY (3-1), DET 8, NYY 11
OAK vs. MIN (3-0), OAK 6, MIN 10
2005
CHW vs. BOS (3-0), CHW 8, BOS 9
LAA vs. NYY (3-2), LAA 8, NYY 10
2004
BOS vs. LAA (3-0), BOS 8, LAA 8
NYY vs. MIN (3-1), NYY 10, MIN 10
2003
NYY vs. MIN (3-1), NYY 8, MIN 10
BOS vs. OAK (3-2), BOS 8, OAK 9
2002
LAA vs. NYY (3-1), LAA 9, NYY 10
MIN vs. OAK (3-2), MIN 11, OAK 10
上面是每一年的交戰組合,勝隊 vs. 負隊,括號裡面的是勝負記錄,最後面是兩支交戰隊伍在整個 series 裡面使用的投手數目。過去五年十個 series 裡面,只有去年的 Yankees 和 2002 Twins 用到了 11 個投手,其他最多只用到十個。這裡面還有幾個 series 是雖然用到了某一個投手,但是該投手連一個出局數都沒有造成。今年的賽程比過去幾年寬鬆,ALDS B 組只需要三個先發,所以他們不應該帶超過十個以上投手;即使 A 組休息時間也比以前多,所以他們帶到 11 個也應該綽綽有餘了。從上面的交戰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出來通常勝隊使用的投手人數比較少。這裡不要把因果關係搞錯,不是使用比較少的投手就會贏,而是贏球的球隊通常在 rotation 和 bullpen 最好的幾個投手有優勢,所以他們只需要比較少的投手來打完比賽。
季後賽跟正規賽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不需要使用第五號先發,垃圾時間比例較少,需要敗戰處理投手的可能性也較低。通常打季後賽的球隊投手素質較高,先發投手撐的局數會久一點。如果哪一隊先發總是撐不滿五局,他們大概三場就可以打包回家,仍然不需要使用太多投手。
從上面這些球隊的投手使用模式裡,我們如果再進一步計算前三號投手及 closer 投球局數佔所有局數的百分比,也會發現這些數字比球季中正規賽的比例要高。162 場比賽是馬拉松,季後賽相對來講像是短跑。替補球員的深度在季後賽裡頭沒有正規賽重要,只有偶爾需要的代跑或是防守替補比較可能會發生一些功用,甚至代打建功的比例都不見得高 (在正規球季中本來也不會太高)。
Yankees 如果要能夠晉級,應該在前兩場要想辦法『偷』到一場,同時期望在主場那兩場形成大亂鬥,靠打擊把對方擊沈。不管 Torre 最後選中的 relievers 是哪兩個人,他們都不應該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我們不需要太擔心。如果這兩個人最後成為勝負關鍵,比較可能的原因不是比賽打到這個地步,而是 Torre 調度出問題 (有人看到這裡想到 2003 WS Game 4 嗎?)。我對他們帶 11 個投手倒沒有什麼意見,因為他們在 active roster 上面也只有 15 個野手,現在看起來是 Alberto Gonzalez 不會帶進季後賽。不管是帶 Shelley Duncan, Bronson Sardinha 或是 Alberto Gonzalez,大概用處也都只是代跑而已,影響不會有多大。
Comments:
Still though, i'd think the Yankee's chances are still much better this time around than the last 2 season.
And my prediction before the season of playoff teams were Yankees, Red Sox, Tribes, Angels, Mets, Phillies, Cubs, Rockies. kinda accurate i'd feel :P
And my prediction before the season of playoff teams were Yankees, Red Sox, Tribes, Angels, Mets, Phillies, Cubs, Rockies. kinda accurate i'd feel :P
Ross Ohlendorf, Ron Villone, Edwar Ramirez 和 Jose Veras,我認為 Ron Villone和 Jose Veras機率會大點.Ramirez的問題還是在餘只能贏球的時候上來,我才不會被嚇的心臟病!被長打率真是過高!而Ron Villone唯一個優勢是左投!在缺乏優秀左投的洋基來看,我想Torre會帶著去打ALDS.另外我比較關心Twins的Santana!聽消息說洋基想用牛奶+小甘去換?感覺上好像是不是貴了點?以明年洋基先發陣容來看,如果不考慮到穆帥的話..小王+老派+休斯+張伯倫+小甘或許還並不算差!犧牲掉中外野的牛奶值得嗎?Santana明年投完已是FA資格.薪資或許上看2000萬!如果A-Rod會留下來,洋基還有多少錢可以花??
雖然這兩個剩餘的投手不是相對那麼重要 不過如果可以第一輪我們可以過去的話 那麼在七戰五勝制的美聯冠軍賽和世界大賽就會顯現重要性了 不過不管怎樣 我們也不能預測他們的表現會怎樣 只能希望今年的十月 洋基能夠帶給我們精采的球賽
有幾個問題不知道要問誰所以在這裡佔個小板面問一下版主及路過的版友
伸卡球的旋轉方向
最近幾年王建民的伸卡球在國內造成風潮,雖然是個十幾年的老球迷但卻從來沒有仔細研究過這些球種。最近科學人雜誌九月號有篇文章「伸卡球魔力何來?—變化球密技大解析」引起了我的注意,也勾起讓我想起06’年時報出版「王建民榮光全記錄」裡的一篇文章「伸卡球大破解」,在仔細閱讀這兩篇文張及搜尋網路上的文章和精華區的討論後,對於伸卡球及各個變化球的球種的了解雖較以前清楚但也衍伸出幾個問題,想跟大家討論。
1. 不知道是從哪裡得到的說法,現代棒球很難確實得知變化球的球種,除了投球的投手外,即便是站在本壘正後方也很難確定,所以現在多半只將球路分為速球(fastball)及變化球(breaking ball)
2. 「伸卡球大破解」這篇文章中提到
〝……,或者讓食指的出力較重,但因為投法一樣,所以球的旋轉當然也是和四縫線速球一樣的「後轉」(Backspin)〞
http://www.pixnet.net/photo/scimonster/67961572
該篇文章附圖
然而「伸卡球魔力何來?」這篇文章提到
〝……(從高空鳥瞰是順時針旋轉),根據白努力定律,這種球會向右打者的內角偏轉〞
http://www.pixnet.net/photo/scimonster/67961576
http://www.pixnet.net/photo/scimonster/67961577
該篇文章附圖
我的問題在於兩篇文章的不一致,光看附圖就可以看出兩篇文章所說的sinker的旋轉方向完全相反,但根據我的判斷應該是「伸卡球魔力何來?」較為正確,但由於「伸卡球大破解」裡又認為sinker應該跟4-seam fastball一樣是backspin反而導致我更混淆了,希望有人能幫我釐清是非。
3. 「伸卡球大破解」裡提到
〝……,日本的「shoot」(噴射球),便是在握法與球路軌跡上,與美國的「sinker」相當接近的球種……〞
另外也提到
〝日本所謂的「伸卡」球路,與「shoot」同樣具備右投手往右打者內角橫移的軌跡,但對於日本媒體與打者來說,兩者區別的方式在於「shoot」的橫移遠大於墜幅,「伸卡」的墜幅則遠大於橫移〞
但由於sinker的墜幅較shoot來得明顯,所以如果按照墜幅來分類,由墜幅小到大的排序應該是:Shoot—Sinker—日本的「伸卡」(該篇文章認為日本的「伸卡」)等於美國的螺旋球(screwball),我這樣的分類對嗎?
日本「伸卡球」http://www.pixnet.net/photo/scimonster/67961580
噴射球 http://www.pixnet.net/photo/scimonster/67961581
4. 「伸卡球大破解」提到
〝若攤開日本投手的「伸卡球」握法,其實會發現與握法並不相同的「變速球」有相當程度的類似。因此若以「變速球」的觀點來看待日本的「伸卡球」,雖然不完全貼切,也不能全然視為謬誤〞
然而「伸卡球魔力何來?」提到
〝不論快速直球、變速球或指叉球,都會隨著投手手指施力方向略為不同而產生少許左右變化,……但這三種球路並不強調左右變化〞
「伸卡球大破解」認為日本的「伸卡球」與「變速球」類似,然而「變速球」是垂直變化的球種怎麼會跟有水平橫移的日本「伸卡球」類似呢?
http://www.pixnet.net/photo/scimonster/67961579
5. 最後一個問題,左投手投卡特球、滑球、曲球的球路軌跡是否與右投手相同呢?也就是說,我們分辨球路是以球路軌跡來判別還是以握法來判別呢?畢竟,當左投手以相對於右投手的握法(鏡像)且同時以相對於右投手的揮臂方式將球投出時,此時對右打者來說,這顆左投手投出來的滑球不會向右打者的外角攻去反而會向右打者的內角攻去,此時看起來反而會比較像sinker、shoot、或screwball;同理曲球也是一樣。
http://www.pixnet.net/photo/scimonster/67961574
沒頭沒腦的問了這麼多問題,希望能獲得詳細的回答,感恩。
伸卡球的旋轉方向
最近幾年王建民的伸卡球在國內造成風潮,雖然是個十幾年的老球迷但卻從來沒有仔細研究過這些球種。最近科學人雜誌九月號有篇文章「伸卡球魔力何來?—變化球密技大解析」引起了我的注意,也勾起讓我想起06’年時報出版「王建民榮光全記錄」裡的一篇文章「伸卡球大破解」,在仔細閱讀這兩篇文張及搜尋網路上的文章和精華區的討論後,對於伸卡球及各個變化球的球種的了解雖較以前清楚但也衍伸出幾個問題,想跟大家討論。
1. 不知道是從哪裡得到的說法,現代棒球很難確實得知變化球的球種,除了投球的投手外,即便是站在本壘正後方也很難確定,所以現在多半只將球路分為速球(fastball)及變化球(breaking ball)
2. 「伸卡球大破解」這篇文章中提到
〝……,或者讓食指的出力較重,但因為投法一樣,所以球的旋轉當然也是和四縫線速球一樣的「後轉」(Backspin)〞
http://www.pixnet.net/photo/scimonster/67961572
該篇文章附圖
然而「伸卡球魔力何來?」這篇文章提到
〝……(從高空鳥瞰是順時針旋轉),根據白努力定律,這種球會向右打者的內角偏轉〞
http://www.pixnet.net/photo/scimonster/67961576
http://www.pixnet.net/photo/scimonster/67961577
該篇文章附圖
我的問題在於兩篇文章的不一致,光看附圖就可以看出兩篇文章所說的sinker的旋轉方向完全相反,但根據我的判斷應該是「伸卡球魔力何來?」較為正確,但由於「伸卡球大破解」裡又認為sinker應該跟4-seam fastball一樣是backspin反而導致我更混淆了,希望有人能幫我釐清是非。
3. 「伸卡球大破解」裡提到
〝……,日本的「shoot」(噴射球),便是在握法與球路軌跡上,與美國的「sinker」相當接近的球種……〞
另外也提到
〝日本所謂的「伸卡」球路,與「shoot」同樣具備右投手往右打者內角橫移的軌跡,但對於日本媒體與打者來說,兩者區別的方式在於「shoot」的橫移遠大於墜幅,「伸卡」的墜幅則遠大於橫移〞
但由於sinker的墜幅較shoot來得明顯,所以如果按照墜幅來分類,由墜幅小到大的排序應該是:Shoot—Sinker—日本的「伸卡」(該篇文章認為日本的「伸卡」)等於美國的螺旋球(screwball),我這樣的分類對嗎?
日本「伸卡球」http://www.pixnet.net/photo/scimonster/67961580
噴射球 http://www.pixnet.net/photo/scimonster/67961581
4. 「伸卡球大破解」提到
〝若攤開日本投手的「伸卡球」握法,其實會發現與握法並不相同的「變速球」有相當程度的類似。因此若以「變速球」的觀點來看待日本的「伸卡球」,雖然不完全貼切,也不能全然視為謬誤〞
然而「伸卡球魔力何來?」提到
〝不論快速直球、變速球或指叉球,都會隨著投手手指施力方向略為不同而產生少許左右變化,……但這三種球路並不強調左右變化〞
「伸卡球大破解」認為日本的「伸卡球」與「變速球」類似,然而「變速球」是垂直變化的球種怎麼會跟有水平橫移的日本「伸卡球」類似呢?
http://www.pixnet.net/photo/scimonster/67961579
5. 最後一個問題,左投手投卡特球、滑球、曲球的球路軌跡是否與右投手相同呢?也就是說,我們分辨球路是以球路軌跡來判別還是以握法來判別呢?畢竟,當左投手以相對於右投手的握法(鏡像)且同時以相對於右投手的揮臂方式將球投出時,此時對右打者來說,這顆左投手投出來的滑球不會向右打者的外角攻去反而會向右打者的內角攻去,此時看起來反而會比較像sinker、shoot、或screwball;同理曲球也是一樣。
http://www.pixnet.net/photo/scimonster/67961574
沒頭沒腦的問了這麼多問題,希望能獲得詳細的回答,感恩。
在下不是什麼專家,不過可以提供一些看法。
所謂的伸卡(sink)就是下墜,對打者而言球下沈明顯就可以叫伸卡球(這麼說是因為所有球都往下沈)。
關於第一點,只分fastball 跟breaking ball(其實常聽到還有changeup)的原因很簡單:不同的握法可以造就出相似的變化。也就是說A的曲球跟B的滑球對打者而言可能是一樣的。重點是讓打者出局,叫做什麼球路只怕不是那麼重要了。
相對來說,同一種握法也可能有不同的效果。Pedro說他可以投出三種還四種的4-seamer。只要兩隻指頭微妙的施力變化要做出這種事情自然是難不倒神之右手。講個誇張的例子,如果你可以讓4-seamer握法投出的球不怎轉動,那它的軌跡不是SFF就是蝴蝶球XD。
至於第二個問題,我認為兩者說法是可以並存的。因為實際的球是立體的,同時存在兩種轉動相當正常,不過就轉速而言,如同4-seamer的backspin比起水平方向的轉動要快得多。
一般提到的伸卡球是指2-seamer,它靠的並不是像曲球一樣用不同方向的轉動(曲球轉動與4-seamer相反)達到變化,而是靠縫線切過空氣的不同造成效果。4-seamer有四條縫線,造成較大擾動減少球後方的尾流區,減少壓差因此減少阻力。2-seamer則因切銷空氣的面較為平滑,阻力較大,減速較多(可能伴隨轉速減慢較快)因而下墜。這是指垂直方向的變化。
至於水平方向則是靠兩指施力不均產生水平分量的轉速,沒記錯通常是中指需要特別加壓,也因此沒事會破個皮或斷個指甲。
也因此若要強加分別的話,伸卡球可以說是2-seamer的一種(右投手投出會往右打者內角沈,中指需要特別施壓),而2-seamer則不一定是伸卡球(可能只會下沈而不具水平位移)。但是我認為這種說法沒有很大的意義。
至於第三點,沒有什麼特別需要提起的地方。敝人對噴射球不熟,只聽說是反向的切球,看了您的附圖後完全看不懂那個圖解,只能說聲抱歉了。
第四點,這可能有點鑽牛角尖了。我認為您提到的"伸卡球大破解"段落無甚參考價值,或有自相矛盾之疑,不需如此認真看待。
我對所謂的日式伸卡沒有概念,不過從您的附圖看來日式伸卡球轉動比較類似曲球。
這裡必須說,球的變化不來自於它的握法而是出手後的轉動,握法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達到該轉動的最好作法(4-seamer使用最有力的食指與中指而普通的changeup為了減少手指對球造成的轉動使用中指與無名指放球)。因此研究一個球的變化,與其研究它的握法,不如研究出手時的施力與所造成的轉動,由此自可知道他的變化。
也因此平常提到變速球系強調的都是投此球路時與速球類似的動作,以及扣球施力傳遞較少造成的初速較慢以及因為轉動較少造成的較大減速與下沈,至於握法則無奇不有,自五爪蘋果、大叉小叉、OK握法、以至中指無名指或食指無名指夾球的投法都有。
最後,關於第五點。
之前亞運時曾有討論提到郭泓志的滑球。據他本人說法是切球,但是初速與變化幅度類似滑球。因此球種性質相近時本來就難以分辨,或可說莫衷一是。如前面所說,A球種的握法有可能投出B球種所需要的旋轉,這時是A球種還是B球種?我認為這不是應該深究的問題,通常投球者怎麼認為,只要不是把速球說成蝴蝶球,我想都是可以接受的。
話說回來,同一種球種每個人投出的變化軌跡都有所不同,並不是學會了握法跟施力的方法就可以的。手指、手臂的長短,出手點,出手姿勢,身高,握力大小...等等都會造成不同,太過深究球種其實並非好事,因為球種如同招式,本身無強弱可言,是使用者的能力讓它能夠威力無窮。
所以左投手跟右投手投出的球是否會相同呢?依照您後面的說法,我的答案是"不會"。
至於分辨球路,上面郭泓志的例子可以參考。
講得很雜,請見諒。
其實PTT的棒球版等地還是有不少真正打棒球的人可以給更好的意見,球種等技術細節問題似乎並不是此blog的主題。
Post a Comment
所謂的伸卡(sink)就是下墜,對打者而言球下沈明顯就可以叫伸卡球(這麼說是因為所有球都往下沈)。
關於第一點,只分fastball 跟breaking ball(其實常聽到還有changeup)的原因很簡單:不同的握法可以造就出相似的變化。也就是說A的曲球跟B的滑球對打者而言可能是一樣的。重點是讓打者出局,叫做什麼球路只怕不是那麼重要了。
相對來說,同一種握法也可能有不同的效果。Pedro說他可以投出三種還四種的4-seamer。只要兩隻指頭微妙的施力變化要做出這種事情自然是難不倒神之右手。講個誇張的例子,如果你可以讓4-seamer握法投出的球不怎轉動,那它的軌跡不是SFF就是蝴蝶球XD。
至於第二個問題,我認為兩者說法是可以並存的。因為實際的球是立體的,同時存在兩種轉動相當正常,不過就轉速而言,如同4-seamer的backspin比起水平方向的轉動要快得多。
一般提到的伸卡球是指2-seamer,它靠的並不是像曲球一樣用不同方向的轉動(曲球轉動與4-seamer相反)達到變化,而是靠縫線切過空氣的不同造成效果。4-seamer有四條縫線,造成較大擾動減少球後方的尾流區,減少壓差因此減少阻力。2-seamer則因切銷空氣的面較為平滑,阻力較大,減速較多(可能伴隨轉速減慢較快)因而下墜。這是指垂直方向的變化。
至於水平方向則是靠兩指施力不均產生水平分量的轉速,沒記錯通常是中指需要特別加壓,也因此沒事會破個皮或斷個指甲。
也因此若要強加分別的話,伸卡球可以說是2-seamer的一種(右投手投出會往右打者內角沈,中指需要特別施壓),而2-seamer則不一定是伸卡球(可能只會下沈而不具水平位移)。但是我認為這種說法沒有很大的意義。
至於第三點,沒有什麼特別需要提起的地方。敝人對噴射球不熟,只聽說是反向的切球,看了您的附圖後完全看不懂那個圖解,只能說聲抱歉了。
第四點,這可能有點鑽牛角尖了。我認為您提到的"伸卡球大破解"段落無甚參考價值,或有自相矛盾之疑,不需如此認真看待。
我對所謂的日式伸卡沒有概念,不過從您的附圖看來日式伸卡球轉動比較類似曲球。
這裡必須說,球的變化不來自於它的握法而是出手後的轉動,握法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達到該轉動的最好作法(4-seamer使用最有力的食指與中指而普通的changeup為了減少手指對球造成的轉動使用中指與無名指放球)。因此研究一個球的變化,與其研究它的握法,不如研究出手時的施力與所造成的轉動,由此自可知道他的變化。
也因此平常提到變速球系強調的都是投此球路時與速球類似的動作,以及扣球施力傳遞較少造成的初速較慢以及因為轉動較少造成的較大減速與下沈,至於握法則無奇不有,自五爪蘋果、大叉小叉、OK握法、以至中指無名指或食指無名指夾球的投法都有。
最後,關於第五點。
之前亞運時曾有討論提到郭泓志的滑球。據他本人說法是切球,但是初速與變化幅度類似滑球。因此球種性質相近時本來就難以分辨,或可說莫衷一是。如前面所說,A球種的握法有可能投出B球種所需要的旋轉,這時是A球種還是B球種?我認為這不是應該深究的問題,通常投球者怎麼認為,只要不是把速球說成蝴蝶球,我想都是可以接受的。
話說回來,同一種球種每個人投出的變化軌跡都有所不同,並不是學會了握法跟施力的方法就可以的。手指、手臂的長短,出手點,出手姿勢,身高,握力大小...等等都會造成不同,太過深究球種其實並非好事,因為球種如同招式,本身無強弱可言,是使用者的能力讓它能夠威力無窮。
所以左投手跟右投手投出的球是否會相同呢?依照您後面的說法,我的答案是"不會"。
至於分辨球路,上面郭泓志的例子可以參考。
講得很雜,請見諒。
其實PTT的棒球版等地還是有不少真正打棒球的人可以給更好的意見,球種等技術細節問題似乎並不是此blog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