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09, 2006
Congratulations! Edmund Phelps Won the Nobel Prize!
這是跟棒球無關,但是發生在 Morningside Heights 的新聞。
Columbia University 的 Edmund Phelps 拿到了 2006 年的 Nobel 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s,這是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在過去十一年以來的第四個 Nobel Prize,終於追上了 Yankees 在同一段時間內拿到的冠軍數目。:p
Phelps 得獎的理由是:
"deepen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short-run and long-run effects of economic policy."
之前我們系上剩下兩個年紀大、貢獻傑出,但是還沒有拿到獎的人物,Edmund Phelps 和 Jagdish Bhagwati。今年 Phelps 拿到了獎,接下來看看 Bhagwati 什麼時候會拿到。
Comments:
管理者的本文可以跟棒球無關, 但 comment 仍必須和棒球有關, 以免管理者可能行使刪除權利.
依照 Hall of Fame 的規則, 入選者應穿何球衣進入名人堂, 不應以退休當時的球衣為準, 而是考量此球員在那一隊的貢獻最大或是建立出名聲.
因此若要說 Columbia University 經濟系十一年拿了四個 Nobel prize, 棒球專家們一定完全不同意. 因為當中有一位是剛到 Columbia University 不久就被宣布獲獎,有點像是 Maddux 的情況一樣, 假若 Maddux 現在就退休並進入了名人堂, 沒有人會認為 Maddux 該穿道奇球服.
這篇 comment 雖和棒球有關, 但管理者大概仍然很想行使刪除權利.
以上都是瞎扯, 真正想說的是恭禧, cclu大的母校再獲殊榮, 我們這些 blog readers 也算是與有榮焉!
閱讀此 blog 愈久, 愈是不敢在此留言, 因為覺得還是回家把書多念一點, papers 多讀一點, 才比較不會製造笑話.看到 Phelps 得獎的理由中的術語: short-run and long-run, 赫然想到以前在 comment 我曾濫用了此術語:
http://www.blogger.com/comment.g?blogID=6227546&postID=113490069021291672&isPopup=true
在提到 WBC 的那篇, "短期"、"長期" 被我隨興廉價用了N次, 但從未給予明確定義, 我在此懺悔, 希望不要造成一般人對此術語的錯誤認知.
回到真正的棒球, cclu大曾說攻守均衡是您偏好的隊型, 如去年的 Tribe, 但我一直有疑問, 攻守均衡究竟是否是最佳的隊型? 也就是說攻守均衡的隊型是否能為球隊獲得最多期望勝場數?
因為從許多過去經驗來看, 無論是球季賽, 季後賽的 best-of-5 或 best-of-7 系列, 守優於攻似乎也常能獲得不錯結果. 例如 1995 的 Tribe 攻守均衡的程度不下於去年, 最後仍是不敵守優於攻的 Braves. 而這十多年 Braves 雖然季後賽僅拿下此次 WS, 但這期間大多維持著守優於攻的隊型, 在球季賽也獲得了輝煌的結果. 2001 的 Diamondbacks 也是一個不均衡的例子. 季後賽裡 "Good pitching stops good hitting" 是經常出現的一句話.
我一直疑惑, 在 payroll 不變下, 一個攻守均衡的球隊, 若把攻方資源移轉部分到守方資源 (主要是移到投球部分, 防守維持一定水準就好), 是否能提高球隊的期望勝場數? 從經驗來看似乎如此但也有可能只是錯覺. Baseball Between the Numbers 書中是否有關於不同攻守隊型的統計?
若能求出攻守的邊際轉換效率, 似乎自然得出最佳攻守配置比例, 不過這方向可行嗎?
依照 Hall of Fame 的規則, 入選者應穿何球衣進入名人堂, 不應以退休當時的球衣為準, 而是考量此球員在那一隊的貢獻最大或是建立出名聲.
因此若要說 Columbia University 經濟系十一年拿了四個 Nobel prize, 棒球專家們一定完全不同意. 因為當中有一位是剛到 Columbia University 不久就被宣布獲獎,有點像是 Maddux 的情況一樣, 假若 Maddux 現在就退休並進入了名人堂, 沒有人會認為 Maddux 該穿道奇球服.
這篇 comment 雖和棒球有關, 但管理者大概仍然很想行使刪除權利.
以上都是瞎扯, 真正想說的是恭禧, cclu大的母校再獲殊榮, 我們這些 blog readers 也算是與有榮焉!
閱讀此 blog 愈久, 愈是不敢在此留言, 因為覺得還是回家把書多念一點, papers 多讀一點, 才比較不會製造笑話.看到 Phelps 得獎的理由中的術語: short-run and long-run, 赫然想到以前在 comment 我曾濫用了此術語:
http://www.blogger.com/comment.g?blogID=6227546&postID=113490069021291672&isPopup=true
在提到 WBC 的那篇, "短期"、"長期" 被我隨興廉價用了N次, 但從未給予明確定義, 我在此懺悔, 希望不要造成一般人對此術語的錯誤認知.
回到真正的棒球, cclu大曾說攻守均衡是您偏好的隊型, 如去年的 Tribe, 但我一直有疑問, 攻守均衡究竟是否是最佳的隊型? 也就是說攻守均衡的隊型是否能為球隊獲得最多期望勝場數?
因為從許多過去經驗來看, 無論是球季賽, 季後賽的 best-of-5 或 best-of-7 系列, 守優於攻似乎也常能獲得不錯結果. 例如 1995 的 Tribe 攻守均衡的程度不下於去年, 最後仍是不敵守優於攻的 Braves. 而這十多年 Braves 雖然季後賽僅拿下此次 WS, 但這期間大多維持著守優於攻的隊型, 在球季賽也獲得了輝煌的結果. 2001 的 Diamondbacks 也是一個不均衡的例子. 季後賽裡 "Good pitching stops good hitting" 是經常出現的一句話.
我一直疑惑, 在 payroll 不變下, 一個攻守均衡的球隊, 若把攻方資源移轉部分到守方資源 (主要是移到投球部分, 防守維持一定水準就好), 是否能提高球隊的期望勝場數? 從經驗來看似乎如此但也有可能只是錯覺. Baseball Between the Numbers 書中是否有關於不同攻守隊型的統計?
若能求出攻守的邊際轉換效率, 似乎自然得出最佳攻守配置比例, 不過這方向可行嗎?
To 路人癸
Joe Stiglitz 對於 Columbia 來講的確像是賺到的。Nobel prize 和 HOF 最大的不同之處是進入 HOF 的都已經退休,而拿到 Nobel prize 的還可以在課堂上騙小孩及小孩的父母。不是說他們的獎是騙來的,不過有一些得獎者他們上課上的實在讓人很希望能夠退費。
至於之前談的攻守均衡一事,我的偏好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從前面幾篇談到的 Nate Silver 他們的研究來看,季後賽的時候的確是守優於攻的。雖然他的方式還稍嫌粗糙(secret sauce 排序部份在更換樣本之後積分會有很大變化),不過已經多少可以看出端倪來。
你的方法可能太複雜了,比較簡單的方式就是 Nate Silver 所做的,看各種面向跟季後賽的成功之間的關係。在 Baseball Between the Numbers 那本書裡面是在最後一部份,談 Billy Bean 的方法為什麼在季後賽不管用那邊。
至於 Braves 的問題,Alan Schwarz 在 New York Times 也有一篇文章提到,那篇文章推論更粗糙一點,他提到的是 fastball 的速度。在 conventional wisdom 裡面的確也有 power pitcher 在季後賽比 finesse pitcher 吃香的看法,所以雖然覺得他的談法稍嫌粗糙,我也不敢說這種談法有問題。前幾天我也在 post 中引了這篇文章。
Joe Stiglitz 對於 Columbia 來講的確像是賺到的。Nobel prize 和 HOF 最大的不同之處是進入 HOF 的都已經退休,而拿到 Nobel prize 的還可以在課堂上騙小孩及小孩的父母。不是說他們的獎是騙來的,不過有一些得獎者他們上課上的實在讓人很希望能夠退費。
至於之前談的攻守均衡一事,我的偏好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從前面幾篇談到的 Nate Silver 他們的研究來看,季後賽的時候的確是守優於攻的。雖然他的方式還稍嫌粗糙(secret sauce 排序部份在更換樣本之後積分會有很大變化),不過已經多少可以看出端倪來。
你的方法可能太複雜了,比較簡單的方式就是 Nate Silver 所做的,看各種面向跟季後賽的成功之間的關係。在 Baseball Between the Numbers 那本書裡面是在最後一部份,談 Billy Bean 的方法為什麼在季後賽不管用那邊。
至於 Braves 的問題,Alan Schwarz 在 New York Times 也有一篇文章提到,那篇文章推論更粗糙一點,他提到的是 fastball 的速度。在 conventional wisdom 裡面的確也有 power pitcher 在季後賽比 finesse pitcher 吃香的看法,所以雖然覺得他的談法稍嫌粗糙,我也不敢說這種談法有問題。前幾天我也在 post 中引了這篇文章。
掛名學生文章這一部份我從來沒搞懂過。一般碩士班學生文章那種程度掛了名是能夠幹什麼用?博士班很多是合作寫作,問題最多是順位,現在很多好一點的期刊是用字母順序,排序也沒有什麼意義。
大概隔行如隔山吧,我這行似乎沒有什麼這種問題。
Post a Comment
大概隔行如隔山吧,我這行似乎沒有什麼這種問題。